201 192L说的不对2007/3/10 16:22:00
202 = =2007/3/10 16:22:00
211 我185,给您上上课2007/3/10 16:36:00
替你语文老师寒2007-3-10 16:12:00
同理2007-3-10 15:57:00
说白了244 就是昨日黄花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同学,成语不是这么用的好吗,笑奔,去查一下字典,乖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我没有用成语
绝对部分人都能看的懂我的意思的,是吧
最后,乖也不是这么用的,我很寒呐,下去用功读书吧,同学!!!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rid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同理的语文老师2007-3-10 16:15:00
185你多虑了
逻辑上讲,“昨日黄花”与“明日黄花”一样,是否过时,要看今天是什么日子。如果今天还是
重阳节,那“昨日黄花”不仅没有过时,反而恰是方兴未艾。如果今天是重阳节的后一日,那“
昨日黄花”正是盛开之时。若云“昨日”含有“过去的”,“过时的”意思,所以“昨日黄花”
顺理成章,符合思维习惯,则“昨日”二字足矣,何必再曰“黄花”。续此狗尾,不明不白,反
生误解。曰:“昨日红花”或“昨日蝗虫”,岂不更好?所以“昨日黄花”的广泛传播,并非由
于它的逻辑优势,恰恰是由于传播者的逻辑劣势,“想当然耳”!所以,我的意见是:“昨日黄
花”与“明日黄花”同样都是病词,含意模糊,用法也应相当,那就是要用得让人可以意会,不
伤脑筋!在这一点上,“昨日黄花”无稽可查,等于自编的黑话,其价值反在“明日黄花”之下
。表轻视一句误语儿,言语混乱是心智混乱的表现。表总说习惯成自然,表总说约定俗成
,表美化以讹传讹,表鼓励想当然的逻辑,表把常见的现象合理化!语言是一切文化的根
,是思维的工具。古代的中国人有高超的辩证法,而逻辑却十分幼稚。这不能不说和汉语的特点
有关。汉语词汇的意会性,内涵、外延的不确定性,都不利于逻辑思维的养成。汉语是一种高度
优雅的艺术语言,它在进行严密的推理论证时见拙于西洋文字,但它所能够创造的美妙优雅的意
境,是西洋文字无法企及的。我们尊敬它,珍爱它,愿每一位学习汉语的人,怀着虔敬心情,以
谦逊态度使用它。
orz,摆渡好物啊好物